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16日电(丁军)“只有通过动手练,掌握了技术要领,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伤损,练就‘神探’的本领。”12月15日13时10分,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务段探伤车间仪器数据分析组工长刘晓林,在练功场正在指导探伤工梅万利和郝岩进行探伤模拟演练。

  51岁的刘晓林,在探伤岗位30年的职业生涯中,刻苦钻研技术业务,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创新技术攻关成果,提升保安全能力。他总结的无缝线路焊缝探伤作业方法,填补了集团公司内钢轨探伤领域空白,因此,他被职工亲切地称为钢轨“神探”。

  近年来,刘晓林2次在集团公司探伤技术比武中夺魁,先后被集团公司授予“首席技师”“哈铁工匠”荣誉称号,被国铁集团授予“全路技术能手”和火车头奖章,2022年还荣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劳动模范称号。即使取得众多荣誉和光环,可他从未停止对技术的求知和探索。

  每天,刘晓林他们负责整个车间20余个作业组天窗计划提报,50余台钢轨探伤仪数据回放分析,伤损统计汇总,探伤车复核信息反馈及六道防线提报等工作。夏季还要对哈大高铁、哈牡高铁、哈齐高铁和哈佳铁路等线路利用双轨探伤小车进行探伤检查。

  探伤岗位技术上的含金量高,责任大,漏探、误判都会导致非常严重后果。因此,提高职工素质是关键。针对班组人员的整体素质,刘晓林利用班前会、收工会等时机组织人员学技练功,搜集各种实用探伤技术资料,典型伤损图片、图谱,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在学习交流中,他把多年来积累的现场经验丝毫没有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同时他抓住现场作业、会战、监控等时机,加强现场指导,手把手地讲解异常图谱排除方法,解决职工遇到的难题。“刘工长,在试块上反复模拟伤损试验,让我学会了识别焊缝伤损方法和出波规律。”探伤工王贺说。

  进入冬季,当在雪后、背阴处及小半径曲线侧磨地段探伤作业时,探伤仪上常常会出现草状波、积分值低,影响探伤质量。针对这一现象,刘晓林组织技术攻关,经过反复实验,他在仪器前翻板改进加装了探测架,增加了吸水海绵、水刷、水管、并调整水流和酒精浓度,作业中可实时观察调整草状波值,提升了探伤灵敏度,能及时有效地发现伤损。经过一系列的改进,草状波、积分值都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数据质量。

  “增加一个喷水泵,改为双向单独喷水便于双向探伤作业,一侧水泵故障时还可做单向备份。”“车体前端增加风挡,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行驶中风沙的迎面侵袭。”车间双轨探伤仪探头损坏,如果更换探头维修需要20余万元的费用。为了节约 资金,段购买一台裸机,刘晓林牵头攻关,从硬件、软件再到数据分析方面,他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和方案,经过1个月时间完成了30项改造,将这台仪器的各项指标都维护到正常探伤水平,满足了探伤作业需要。

  刘晓林立足岗位,不断传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他撰写的论文和QC攻关成果,屡获全国铁路系统优秀奖,他所带出的徒弟也遍布车间各个班组,个个成长为班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完)